航母流阵容的核心在于最大化舰载机的输出效率与生存能力,同时合理配置护航舰队以保护航母本体。CV3000级快速航空母舰与太阳鲸级是当前主流选择,前者侧重载机数量与机动性,后者则强调综合火力和防御性能。舰载机搭配需优先考虑孢子A404轻型战斗机与维塔斯A021重型攻击机,前者提供制空权,后者负责对舰打击。护航舰队建议配置光锥级防空巡洋舰和雷利亚特级隐身护卫舰,形成多层次防御体系。
航母的战术定位应避免直接参与前线交火,通常部署在战场后方约300-400单位距离。计划圈需提前布置曲率跳跃坐标,确保遭遇突袭时能快速撤离。采矿平台的建设对资源供给至关重要,建议选择高等级晶体矿并连接前哨站,以维持舰载机生产线运转。航母编队指挥值消耗较高,可通过增援功能突破限制,但需注意增援后曲率航行会转为普通航行模式。
舰载机技术值分配应优先强化武器系统与生存模块,孢子A404需点满制导武器闪避,维塔斯A021则侧重暴击率提升。航母本体调校以护甲、拦截系统为主,太阳鲸级可额外强化能量武器抗性。战斗中需密切关注舰载机战损比,当损失超过40%时应立即撤退维修。封锁战术能有效限制敌方机动,配合盟友形成夹击态势可大幅降低战损。
后期发展需平衡资源投入与舰队规模,建议3-5名玩家共享矿区以提高防御效率。航母流对金属和晶体需求极高,需提前储备至少200万金属和80万晶体用于战备维修。若遭遇主力舰围攻,可启用南十字星护盾模块争取撤退时间,但需避免过度依赖单一防御手段。航母流阵容的强度依赖于持续运营与战术协同,合理运用曲率航行和增援机制能显著提升机动性。建议定期调整舰队编组以适应战场变化,同时保持至少两支备用工程舰队以应对突发维修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