军略是同盟官员用于指挥作战或提供战略支持的重要功能,能够短时间内改变战场局势或提升经济效率。军略的发动需要消耗军令,且不同官职的官员拥有不同类型的军略,包括冲锋、死守、强袭、军资、协同补给和援军等。同盟等级达到20级后,官员可随时间获得军令,用于发布军略,但需注意军略的冷却时间和生效范围。
军略的具体作用因类型而异,例如冲锋可提升出征速度,死守能在驻守时恢复伤兵,强袭允许执行特殊计略,军资可在市井购买资源包,协同补给能在补给范围内恢复伤兵,援军则提高征兵速度。武官的军略通常用于指挥作战,刷新军略陈情并提供功勋奖励,而文官的军略更多提供战略支持,官员需根据战场形势选择合适的军略,以最大化其效果。
太守作为特殊官员,虽无法发动军略,但在军团集结和戍军营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郡城太守可在本郡内的我方城池建造戍军营,供全盟军团调动,并扩展补给范围,为同盟提供战略纵深。戍军营的合理部署能有效提升同盟的机动性和持续作战能力,尤其在长期拉锯战中至关重要。
军略的发动需结合同盟的整体战略,官员应审时度势,协调文武官员的军略搭配。在进攻阶段可优先使用冲锋和强袭,防守阶段则侧重死守和协同补给。需关注军略的持续时间与冷却时间,避免资源浪费。通过精准的军略部署,同盟可在关键战役中占据优势,逐步扩大势力范围。